第五個理由,柴燒鳳梨乾小貴很好吃,咬牙還是給他買兩包。
近年來風土雜誌深入各地,尋找地方動人的故事與努力的痕跡,鹿野的阿榮甘仔店便是其中之一。
一月份的冬天,親戚來關山找我聚餐,舅媽帶來兩位朋友與我認識,一位是她的母親,我也叫一聲阿嬤。一位是年齡相仿的K小姐,見面前先帶她們逛關山古蹟──天后宮。
早晨的空氣薄薄涼涼的,逛菜市場正好的日子,舅媽買了些當時盛產的白玉蘿蔔,打算回去製作蘿蔔乾。最近家家戶戶都熱中曬蘿蔔,柏油路旁常擺著裝蘿蔔的籮筐,每天騎車路過,看它們越來越乾癟,散發熟成的香味,也頗值得玩味。
我一直覺得關山人十分悶騷,或者說台東人也頗悶騷。
平時靜謐的媽祖廟,去年慶祝媽祖娘娘生日時,附近方圓百里的小宮廟都來祝壽,沿路許多戶人家在門口設起香案,來之前先沖天炮,神轎路過時再丟整盒炮,離開時用彩色的煙火祝福。
人聲、炮聲、煙硝味瀰漫這平時安靜沉默的小鎮,躲在廚房煮牛奶燉飯的我,不禁被這樣全城歡動的激動情緒感染,那頓飯煮了一小時還煮不好......
參拜媽祖娘娘後,出發去「米鋪」客家菜。
前院是漂亮的水池,旁邊圈養錦鯉,店內陳設傳統時代的打穀機,很適合帶小孩子來欣賞農具,品嚐美食。
這家是同事之間口耳相傳好吃的客家餐廳,老闆娘和親戚是好朋友,非常熱情的來和我們聊天,送上今年新醃的漬白玉蘿蔔──你看,這就是書上常寫的順應季節呀~~~其實沒那麼難,路上賣什麼最多,吃那樣就對了!
我覺得必點的料理有「客家小炒、玉米雞、梅干扣肉、梅干菜或菜脯雞湯」,客家小炒用乾魷魚、豬肉、蔥段、豆乾、辣椒炒成,非常下飯。關山玉米雞和晶鑽豬都是有名的好吃,玉米雞因為吃玉米所以皮呈現金黃色。菜脯又稱「黑金」,因為老菜脯頗值錢,「關山蘿蔔銀行」又稱黑金銀行,前陣子才被節目採訪呢!
飯後開車至鹿野的阿榮甘仔店,其實是我想買柴燒鳳梨乾。老房子賣小農鳳梨手工柴燒的果乾,以及一些文創小雜貨,隔壁是咖啡店,佈置得滿有味道,老闆請我們喝茶,十分親切。
老闆幫我們四個女人拍照,淡定的阿嬤、交遊廣闊的舅媽、有點靦腆的我與K。
下午兩點多的陽光,過度曝光了這張照片,但不知道為什麼,好像體現了人生的某種過渡,趨近於完美,趨近於了解自己的過程。
一路閒聊,年紀從七八十、五六十、二三十,三個階段,四個女人邊吃邊聊天,國台語交雜,時而談論爬山、運動的見聞,時而轉到最近有什麼電影好看;時而聊起租屋烹飪的瑣碎小事。
阿嬤分享她嫁到台東,掌管龐大的家族,直到孩子們各自獨立,在台灣各地開枝散葉,她帶回孩子的孩子,在鄉下細心的照顧教育,讓離開台東的孫子,永遠記得這麼一個溫暖的阿嬤家。而她自己從不瞭解,到對家事、人事、人生以至於這個世界,能夠漸漸的看淡、看遠、看得圓滿,一切的一切在她眼裡如此順眼時,已一晃幾十年。
阿嬤說她的生活很簡單,早上爬山聽道,中午回家吃自己煲的粥,休息一下,下午閒散的做喜歡的事情,一天就這樣過去了。
不需在意別人眼光,也不需被家人束縛,自己也不願意束縛家人,自然自在的生活。
店內走的風格又是台東流行的混搭,不知道是不是我想太多,看著窗框規律的圖案,覺得這裡融合原住民與和中國建築的精髓,具有原住民來自山林與海洋,粗獷的本性,但溫潤的木頭與規律組合,似乎透露漢人在後山生活遺留的文化足跡。
外觀樣貌,開車太快容易超過哦!
同場加映在關山遛達的黑豬,
以及鹿野郊區漂亮的山芙蓉,在維基百科的介紹裡,山芙蓉
「初為白色,午後變為稍帶粉紅色,下午變為粉紅色山芙蓉是屬於陽性植物,需要強日照,而且耐旱、耐污染也耐貧土。」
想起這天聚會的四個女人,從女孩到女人、婦人,直至卸下妻子、母親、媳婦的擔子,成為「婆婆」。
想起阿嬤說,她活到這麼老,真的覺得,人能夠活著,是多麼好,多麼值得珍惜的事。
與山芙蓉之間,也有些異曲同工之妙呢。